3月27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,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”有关情况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会上,有记者提问,对农村地区尤其是留守儿童,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精神卫生服务,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?
对此,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表示,与城市相比,农村地区儿童心理健康有更多需要关注的方面,比如家庭结构是否完整、获取心理健康科学信息是否便捷、有利于认知和情感发育的良性刺激够不够丰富、针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卫生和教育资源能否有效提供等。因地制宜开展服务,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:
一是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。探索具有当地特色、容易被各年龄段、各类人群,包括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接受的科普形式与途径。同时通过对当地儿童青少年相关工作人员,包括学校教师开展培训,持续扩大知识覆盖面、强化触达效果。
二是丰富未成年人精神生活。试点探索建设特色"心理友好校园""心理友好乡村"。用丰富多彩的身心活动陪伴孩子在学校内外健康快乐成长,有效消除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与偏见、管理社交媒体依赖和校园欺凌等问题,激励各方尤其孩子的家长,重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,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三是强化多方协同服务网络。鼓励城市地区单位和社会组织主动与农村地区政府、学校等合作,建立跨部门、跨机构,比如学校、跨医疗机构等的心理健康服务联盟,以及城乡衔接的绿色就医通道。采取走出去、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分层进修和针对性短期培训。定期组织心理义诊等活动,提高对未成年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。
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、智能化等科技手段。帮助留守儿童家庭增加远程亲子互动的机会,开展重点关注儿童的远程动态心理状况监测与分析,以及在线会诊、培训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