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人文之光温暖“银发之路”——评《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》

文章来源:中国网 发布时间:2025-09-15 13:08:12 责任编辑:闫景真

image.png

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,如何实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,已成为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。青连斌教授等著的《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》一书,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。本书集结了青连斌教授团队多年的研究心血和实践探索,从理论构建、实证调研与政策建议三个维度,全方位、深层次地剖析了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、现状、挑战及解决路径,系统回应了养老服务中“人文关怀”这一核心议题。本书不仅站位高远,紧扣时代脉搏,而且内容翔实,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,是养老服务领域中的一部力作。

image.png

青连斌: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会长

通览全书,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:

一是立足国情,系统性构建人文关怀理论框架。本书开篇即指出,人文关怀已从伦理与哲学范畴上升为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此基础上,全书以“供给—需求”为基本分析框架,涵盖养老机构、社区、家庭、志愿者组织等多类主体,系统探讨人文关怀的内涵、要素与实现路径。将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研究细分为基本理论研究、需求与满足研究、供给问题研究、康养融合发展、心养融合发展、特殊老年人群关怀体系构建等多个维度,形成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体系。这种系统性的构建,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养老服务中人文关怀的全貌,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。尤为难得的是,本书没有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推演上,而是紧密结合中国养老文化的特点,提出“康养融合”“心养融合”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,强调在物质服务基础上加强精神慰藉与心理支持。

二是问题导向,直面养老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。本书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强烈的问题意识。作者团队跨越全国十几个省份,深入养老院、社区和家庭,通过大量实地调研、个案访谈与问卷调查,真实反映了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、公共卫生事件中等特殊情境下面临的困境。例如,书中指出的“有钱变不成饭”的就餐问题、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缺口、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孤独等,都是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。

三是创新理念,实现“心养融合”与“特殊群体关怀”的双重突破。本书在学术上的突出贡献在于提出了“心养融合”这一创新理念,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养老服务的核心范畴,弥补了以往研究中“重物质轻精神”的结构性缺陷。同时,本书拓展了关爱对象的范围,不仅关注农村留守老人,还涵盖空巢老人、失能失智老人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人等多类群体,体现出高度的社会包容性与政策敏锐性。

正是因为这些特点,这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。

一方面,本书在深入剖析人文关怀的概念、本质、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基础上,系统回答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和养老文化的人文关怀,以及不同年龄段、城乡、一般与特殊老年人群体对人文关怀需求的差异,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人文关怀的理论认知,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和参考框架。同时,本书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老年社会学和福利社会学的理论体系,还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,提炼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人文关怀模式。这些模式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考空间,也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,从而有力推动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发展。

另一方面,本书以扎实调研为基,献养老服务可操作对策,赋能机构提质与国家政策完善。青连斌教授领衔的作者团队在多年的扎实调研基础上,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与典型案例,并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对策建议。例如,推动建立“四位一体”特殊老年群体人文关怀服务体系(生活照料、特困帮扶、心理疏导、危机预防);建议发展社区助餐食堂、上门送餐服务等人性化举措;强调在常态化服务中嵌入应急机制,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;提出通过培训、论坛、咨询等方式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人文素养。这些建议不仅为养老服务机构改进工作、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,也为国家层面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
在本书“后记”中,青连斌教授坦言,多年来调研中目睹的老人困境常令其“心中沉甸甸”,并反思学者应有的“责任与良心”。这种真挚的情感与学术良知贯穿全书,使得《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》不再是一部冷冰冰的学术报告,而是一部充满人文温度的社会记录。作者团队多次参与公益活动,并将这种实践经验凝练到研究中,使得本书既有高度也不失地气。

总之,《养老服务中的人文关怀》站在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高度,扎根中国养老实践、融合多学科视角,不仅在学术上推动了老年关怀理论的发展,更在实践上为构建具有温度的中国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清晰路径。它让我们看到,养老不仅仅是一种服务,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。(本文作者金敏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编辑,沈非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副会长、北京曜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)

老有所养

老有所依

老有所乐

热点专题